当前位置:首页 >德育天地 > 少先队活动 > 阅览文章

献身教育,追求一份淡泊的爱

发表日期:2015/3/15 14:29:25作者:丁倩点击数:698

               献身教育,追求一份淡泊的爱

                                 观《2014感动中国》有感  丁倩

在这个社会上,总有一些令我们赞扬的人。每年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舞台,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事迹。在这个简单,而又充满意义的舞台上,闪耀的不是明星,而是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他们单薄的力量,却能迸发出如此令人敬佩的光芒,实在令人震惊。

在这些人中,有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默默捐款20余年从不留真名的普通市民张纪清;为了能让失聪的儿子接受正常教育,和儿子同桌16年的母亲陶艳波;打击暴恐分子嚣张气焰的新疆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对麻风病人不离不弃,守望麻风村数十年的医生肖卿福;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女朱晓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4年逝世的科学家师昌绪;接力帮助残疾邻居、创建美丽家园的居民大院陇海大院。

在这里,令我最感动的便是最美的乡村教师朱敏才和孙丽娜事迹。他们支教9年,除了儿子和女儿,其他亲友甚至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只知道去了贵州;这9年,朱敏才没回过一次北京;这9年,孙丽娜一人奔波在贵州和北京间,处理家事、为老伴拿药;这9年,夫妇俩的足迹遍及望谟、尖山苗寨、遵义龙坪等地,哪里最需要就去哪里,与山区的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朱敏才已经9年没有回过北京的家了,每年春节都在小学里过,因为年事渐高,72岁的他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症等危险疾病,孙丽娜两个月左右回趟北京,除了给自己看病,还要给老师拿药。朱敏才、孙丽娜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心系祖国教育的未来、模范履行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用自己的辛劳汗水谱写了一曲曲辉煌灿烂的教书育人的动人乐章,为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其思想境界之高,业务技能之精,事业心之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想这句警句用在他们身上是太恰当不过了,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在校园中永驻光芒!而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我们广大教教职工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学习朱敏才、孙丽娜老师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

我也是一位从教不久的老师,我深深地被师和孙老师无私奉献的爱所感动,一想到我处在教学环境极其优越的天小还抱怨工作辛苦,我内心的羞愧之情油然而生。老师忍受着身体疾病的摧残,艰苦的工作环境,远离家乡的清苦以及对儿女的思念,他依然奋斗在教育最清苦的前线,那刚刚工作身体健康的我应该怎样投入工作呢?首先,我应该认真地备好每一堂课,精心地设计课堂,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为学生送去别开生面的课堂。其次,我对后进生要多一份耐心,少一丝责备,多一份爱心,少一丝冷漠,多一份帮助,少一份排挤,这样后进生也能重新拾起信心,奋勇向前。我尤其不能随意地对学生下定论,认为他不行,这样会大大挫伤他的自信心。再次,我要通过师生交流共筑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听话不仅仅是严厉的苛责使其害怕,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喜欢你听你的话,所以平时我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走进他们的心里,成为一名人见人爱的好老师。最后,我要向朱老师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事业,所谓事业就需要我用毕生的时间去经营,我要耐住寂寞,多多思考课程,早日成为一名良师。

感动无处不在,观看《感动中国》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发现身边的道德之花,它引领者社会新风尚,为人们送去了精神大餐。让我们携起手来,关爱身边的弱小,成为感动中国也感动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