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级段管理 > 阅览文章

六(3)班社会实践优秀作文展览

发表日期:2017/12/5 12:51:02作者:陈娟点击数:901

            秋游牛首山

             天景山小学 六(3)班 乐思彤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2月初的第一个周一,我们整个六年级来到位于南京城区西南十公里之外的江宁牛首山,游览了四十八景之一的“牛首烟岚”。

驶进景区,我们的车辆就被遍地金黄的树林包围了。道路两旁,银杏、松柏叶都金黄一片,遍坡的四叶草,好不美呀!在我们眼前金黄的树木交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

同学们,知道它为什么叫牛首山吗?据说,是因为这座山双峰突起,东西对峙,形似牛头双角,就像一只牛首,所以叫牛首山。                          

停好大巴车,我们便沿着电梯漫步上行,来到了位于牛首山峰最高处的山顶,仰首看到一座宏伟的建筑伫立在山顶。沿着石阶向上爬了一会儿,就进入佛教圣地——弘觉禅寺。寺院内建筑别落有致,一尊刻有“弘觉”禅师的雕像站立在地宫寺塔前,像是时刻守护着塔身的安全和威严。相传弘觉寺塔建于唐代,高达41米,七层八面,每面正中为拱形壶门,四隐四现,造形典雅,风格古朴,是江南地区最大的砖塔。

进入地宫内,弯延的电梯数不胜数,不一会儿,我们就登上一层,举目远眺,山下的风景一览无余,一片金黄,还有大小不一的湖泊点缀着呢,犹如几面银镜镶嵌在翡翠之中,形成一幅自然山水墨画,处处充满生机,景色宜人,春风拂面,十分惬意。

在寺院内逗留了近半个小时,我们又通过一段长长的台阶,来到了郑和文化园。郑和文化园是为了纪念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功绩而建造的,郑和的陵墓就安葬在此。纪念馆建在文化园广场的东侧,属于典型的明代建筑。纪念馆院落的中央伫立一尊郑和雕塑,四周分别是四个展厅。在第一展厅,介绍的是郑和的生世,以及与南京的关系,还有他七下西洋的航线和所到国家的情况。

步入第二展厅,刚进去,就被宝船模型的气势给镇住了,宏伟而瑰丽,雅致而精巧,好似每一块木板都充满了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我突然想象起航时的场面: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在苏州港码头,郑和船队启航时,全城百姓都来为他们送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祈盼他们成功归来……

当我回过神来,大部队已出了这展厅,我赶快浏览完第三、第四展厅,急忙与同学汇合。因时间原因,我们不得不匆匆地瞻仰了郑和的陵墓。

一路感受南京的悠久历史,禁不住暗自赞叹,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留给后人如此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先人的光荣传统,我们有责任做的更好。




 牛首山一日游

天景山小学 六(3)班  李欣玥

    我期盼已久的秋游终于在今天拉开了帷幕,使我激动不已,心久久不能平静,对接下来所看到的一切景象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带着丰富的美食一同踏上了这次旅行。

    在去的过程中,我与小伙伴们说说笑笑,只感觉时间飞逝,不一会,就到了目的地。一下车一阵清香扑入我鼻,我抬起头,原来是那枫叶被风吹干所散发出来的味道,那枫叶金灿灿的,从远处望去像是布满了黄金,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再看看周围,树木葱茏,只见远处有一个像鸟巢一样的东西,我的步伐便情不自禁走向那里。到了那,只感觉每个建筑都有精致的图案,那线条弯弯曲曲,仿佛我已摸到了它,感觉十分光滑,倒映在一旁的湖水中,,犹如一幅画,美极了。整个场面看起来十分壮观当中又带着一点佛教的韵味。之后我才知道它叫佛顶宫,属于深坑建筑,坐落在牛首山西峰的位置,单体建筑面积约13.6万平米,相当于19个足球场的面积,分为地上三层,地下六层,高度为89.3米。走进里面,一派金碧辉煌的景象,四周蓝光四射,照耀着池中的一尊卧佛,只见这卧佛闭着双眼,,又向在梦香中,又像是在思考着什么,总之怎么叫都叫不醒。接着继续往前走,四周墙壁上有无数尊佛,形态各异,有的托着下巴凝视着远方,有的手拿一个佛杖,嘴里默念着什么,还有的双手紧合,祈祷着什么。里面游览完了,在走向室外,看见了一座笔直耸立在那的佛顶塔,一共有七层,内部的墙壁上分为一格一格的,格中也对应的有一个佛,远远望去,整齐的很,那金光能亮瞎人的眼,看着那无数个小佛,震撼人心!

这充实的一天让我见识了不少,观光游览也结束了,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场面深深地映入我的脑海,久久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