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第二学期低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区教科室和学校教务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形成扎根于每一堂课,关注于每一位教师,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研机制和教研文化,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基本情况:
低段共有17个教学班,其中一年级9个,二年级8个,共有数学教师10名,一年级5名,二年级5名。
三、工作目标:
1、发展上学期数学教学效果,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数学教学质量与上学期相比能有所提高。
2、开展以如何利用课堂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着力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创建优秀教研组,切实加强科组教学研究,提高科组教学研究能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争取好成绩,争当优秀教研组。
4、按时高质量的完成学校规定的各种常规工作。
四、主要措施
1、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工作:
(1)本学期试行同年级单元备课,每人主备一单元,做到提前一周备课并上传,同年级的其他的老师要进行探讨,对自己认为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形成个案。备课要充分,目标要明确;上课要认真,方法要灵活;作业布置要突出重点,讲求效果,有收必改,有练必评,有错必纠;每两周进行常规检查和抽查,(包括教师的备课、反思、学生的作业)。学期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后进行质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
(2)各数学教师认真拟定好教学计划做好培优辅差计划,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习惯培养,做好辅优帮困的工作。
优秀生辅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部分优秀学生的作业布置可采用分层方式,基本能掌握的作业不必重复练习,适当可增加一些思维性、实践性、观察性较强的作业,将培优工作落实到每天。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积淀数学素养。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愿望培养他们,使他们认识数学的价值和意义,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后进生辅导。 继续发挥班级学生的互助力,根据班级情况成立异质学习小组,通过学生的力量带动组内部分后进生的进步,并对有明显进步的学习小组给予阶段性评价和奖励。对这部分学生的作业布置可以基础知识为主,也可让其量力而行,确有困难可请求帮助,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鼓励性评价和不定时的辅导,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为主,逐步帮助其进步。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关爱“学困生”,建立学困生档案,制订切实有效的帮困措施并落到实处。要充满爱心,耐心细致地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教育他们改进方法,促使他们进步。
2、加强教研工作:
(1)切实做好每周一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做到活动有准备、有记录、有实效。
(2)全体数学教师要善于用新课程理念来审视和剖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每位老师上一节公开课或汇报课或评优课。课后要进行反思。在日常的教学中尽量的做到一课一反思。每位老师期未进行一次课题小结(课例或论文)。教研组要及时整理材料,结合本学期研究情况,整理出实践课的经验、成果。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实现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基本内容。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形成有计划、有条理的工作作风。
五、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根据区教研室的工作安排,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3、第一次教学常规检查(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三月份:
1.组织制定低年级口算竞赛
2.组织竞赛,评选
3.组织教师参加区青优,区学代的评选。
四月份:
1. 小数低年级段“计算课”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
2. 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
3. 组织好期中测试
五月份:
1.小数低年级段“练习课”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
2.、组织好其中质量分析
六月份:
1.配合学校课改月活动
2. 组织教师出卷比赛
3.组织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