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 > 阅览文章

2017—2018第二学期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18/3/28 15:30:16作者:李宁点击数:1135

指导思想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工作,以新课标为依据,以常态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为重点,以专题研究为依托,创新教研方式,注重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以此带动其他教师对本学科的重视,从而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        

教研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根据学校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和每位教师要及时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并在实际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贯彻和落实。为此,教师应经常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经常交流心得,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并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每位教师在外出学习、听课后,积极主动地向组内其他老师介绍学习内容与经验。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地撰写各类文章,从实践上升到理论。

(二)抓好常规实施,提高教学效益。

每位教师应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认真写好教案。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并讲究备课的实效;深入落实“探究——研讨”教学法。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德法课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组织教学质量的调研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共同研究,寻求对策,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以各类专题研究活动为载体,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结合每月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为关注点,以“课前精心设计、课中灵活处理、课后反思落实”为研究思路,开展研讨活动,不断完善丰富“课前预设性研讨——课中比较性研讨——课后反思性研讨”的教研活动模式,力争使教研活动的开展达到“常态、规范、有效、创新”,并将提高“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工作融入常规教研活动之中,打造出一些有效课堂示范课。    

2、以师徒结对、每月教研等活动开展为契机,注重培养教师的课堂设计、课堂执行能力。 

3、有效地组织好教研组常规工作,抓业务学习、集体备课、听课等工作,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用集体的智慧来促进自己的教学,培养骨干教师。

4、为了让青年教师夯实基础,加厚功底,使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各项知识、技能达到精通的程度。我们将开展“四个一”活动,即:读好一本教育理论专著;设计好一份教案;上好一堂公开课;写好一篇教育科研论文。

总之,我们会在教研室的统一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团结务实,努力学习,勤奋工作。

活动安排:

月份(周次)

教研活动内容

备注

2月(第1周)

1.制定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

2.   制定各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3.第一次集体备课。

4.安排下一次教研活动准备工作。

3月(第2-5周)

1.组织教师参加市级活动: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3月13日,东山小学)

2.动员教师参加道德与法治区级优质课大赛。

3.安排下一次教研活动准备工作

4月(第6-10周)

1.   组织道德与法治教师参加优秀案例评选。

2.第二次集体备课。

3.集体研讨:研讨如何在课前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增加实效性。

4.安排下一次教研活动准备工作

5月(第10-14周)

1.组织教师观看部级品德优质课录像。(三年级《不说话的朋友》,教师写出听课体会。)

2.第三次次集体备课。

3.安排下一次教研活动准备工作。

6月(第14—18周)

1. 组织教师参加区级主题教研活动。

2.教研工作总结。

3.学期结束相关工作。

 

 

                                                    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