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 > 课题研究 > 阅览文章

流动儿童中的问题学生的成因和对策的个案研究

发表日期:2012/5/23 9:44:56作者:无点击数:1363

江宁区2012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流动儿童中的问题学生的成因和对策的个案研究

关键词界定及课题名称解读

流动儿童指6~14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问题学生一般是指道德品质差、行为习惯不良、心理不健全、表现明显差于同龄人的学生。流动儿童中的问题学生的成因和对策的个案研究是采用个案研究法,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探寻转化流动儿童中的问题学生的对策。

课题的理论依据或相关政策依据

 

1、自我效能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就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班杜拉同时指出,一个人可能相信某种行为会导致自己所期望的结果(结果预期),但是他不一定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这一行为(效能预期)。人的行为主要受人的效能预期的控制,个人对某种行为觉察到的效能感不仅影响着个体处理困难时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他的努力程度和情绪体验。效能预期越强烈,所采用的行为就越积极,努力程度也就愈大愈持久,同时情绪也是积极的。

2、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期待效应。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该课题的提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流动儿童教育:今天的教育问题,明天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每年数亿流动人口大军身后就是成千上万流动的学龄儿童。他们随着父母成了流动大军中特殊的群体。忽视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特别是流动儿童中的问题学生的教育,会给未来社会遗留下一批不合格的劳动力,甚至会给社会带来危害,所以我们应该关注流动儿童中的问题学生,促进他们与主流社会的融合。

2.该课题的提出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我校虽然是一所城区小学,但2004年被江宁区定为流动人口子女就读学校,约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为流动儿童。目前在三年级比较集中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离家出走、扰乱课堂秩序、逃学、打架、厌学等行为严重影响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3.该课题的提出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需要。流动儿童背井离乡有诸多的不适应,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学生也在所难免本课题的研究不仅能提高流动儿童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而且能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

 

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讨流动儿童中的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参考,避免因不明原因而错误施教的行为产生。

2.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转化流动儿童中的问题学生的对策,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3.通过策略的实施,让流动儿童中的问题学生融入正常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使他们能克服不良行为,能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沟通,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最终成为学业有进步,人格发展健全的人。

 

 

课题研究的内容

1.流动儿童中的问题学生的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记录他们的在校日常表现,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探寻他们的问题究竟出在哪?是什么原因导致“问题学生”的形成?家庭、学校还是社会?

2.探索转化流动儿童中的问题学生的教育途径和方式。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尝试建立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有效的转化流动儿童中的问题学生的教育对策,寻找转变的有效途径。

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研究过程:

1. 准备阶段 20125月——7

1)做好课题的选题及论证工作。
2)收集资料,制定课题方案,进行课题申报。

2. 实施阶段

20128 201212  学习理论,更新观念,探讨流动儿童中的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

1完成文献的检索,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主要包括转化问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前辈已经研究出的转化策略。

2进行流动儿童中的问题学生的现状调查,进行成因分析。

3制订研究与实践的实施规划,确定研究与实践的总策略。

20131 20143 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1认真务实做好个案跟踪指导。利用多种形式与个案家庭保持经常性的密切联系。除了深入开展家访活动外,平时还坚持以电话、捎字条、手机短信、约访等方式与个案家庭密切联系。对家庭成员的情况、家庭的文化、家庭的学习氛围、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的自身素质作全面的了解,查找流动儿童中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所在。

2)制定个案研究指导策略。策略包括对孩子、家长和班主任的指导策略,包括在校和在家的指导策略,使家校配合同步实施策略。

3)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尝试建立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有效的转化流动儿童中的问题学生的教育对策,寻找转变的有效途径。

3.总结阶段 20144 ——5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3)充实和完善研究成果,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

研究方法:

以个案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1个案研究法:广泛系统地收集有关流动儿童中的问题学生的资料,从而进行系统的分析、解释、推理。

2.文献研究法:利用各种渠道对文献和资料进行合理的搜集以获得间接理论知识和已经研究出的转化策略。并通过对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

   3.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了解流动儿童中的问题学生的成因,以便采取相应的转化策略。

4经验总结法:对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进行回溯性研究,通过论文、案例等形式将研究中的经验、心得、理论与实践结合总结出来,归纳提炼。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研究条件: 我曾经是学校的教科室主任,全面负责学校教科研工作8年,对课题研究有很高的积极性,有较扎实的业务知识;现在是学校的副校长,研究和管理学生常规工作,经常面对一些流动儿童中的问题学生,有实践研究的时间、空间,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较好地完成此课题的研究工作。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论文、案例。

区教育学会审批意见